「媽媽牙齒好,寶寶長得好!」牙醫師公會全聯會昨表示,孕婦若罹患牙周病,早產機率比健康媽媽高3倍,新生兒體重過輕機率高2倍,該會除加強婦女口腔保健推廣,也提醒媽媽要定期檢查。健保署為維護孕婦口腔健康,今年起也多給付孕婦洗牙一次。牙醫師公會全聯會牙周統合計畫召集人林世榮表示,婦女懷孕期間內分泌改變,且偏好酸性食物,並常反胃吐酸水,造成口腔酸鹼度與細菌叢改變。如果未能徹底維護清潔,會累積大量牙菌斑,容易出現蛀牙、牙齦炎。if (typeof(ONEAD) !== "undefined"){ONEAD.cmd = ONEAD.cmd || [];ONEAD.cmd.push(function(){ONEAD_slot('div-inread-ad', 'inread');});} 林世榮說,孕前的口腔狀況不好,孕期間將更加嚴重。所以過去才會有「生一個孩子掉一顆牙」這句俗話,不過現今醫學發達,透過事前預防保健,母親口腔可維持較佳狀況。一名20多歲的孕婦,就是因為沒有做好口腔保健,懷孕一個多月發現牙齦肉芽腫,腫脹程度相當嚴重,甚至包覆整顆牙齒。國泰醫院牙科主任楊岳炤說,患者痛到無法咬東西,稍微碰到就流血,但因懷孕初期不宜手術治療,病患只好撐過3個月才開刀切除。林世榮提醒,媽媽若牙口差,不僅對自身健康有影響,也會因為共用餐具等因素,導致新生兒容易罹患齲齒。由於牙周病會導致全身性的發炎感染,牙全會也引用美國統計資料指出,孕婦若罹患牙周病,早產機率比健康媽媽高3倍,新生兒體重過輕機率高2倍。如果是在懷孕32到35周之間出現牙周疾病,早產風險更是高於健康媽媽5~7倍。健保署醫務管理組副組長李純馥表示,有鑑於孕婦口腔保健重要,今年增加給付「懷孕期間婦女牙結石清除」項目,除每6個月一次健保給付的洗牙,婦女懷孕期間還可增加一次健保給付服務,最短間隔為3個月。對於非孕婦的「牙周病支持性治療」、「特定牙周保存治療」今年起也都納入給付,總計匡列預算2億2750萬元。牙全會理事李明憲則表示,國內9成以上民眾有牙周問題,但僅4成定期就醫,該會近年推行「保存自然牙」,希望民眾預防重於治療,做好完整口腔檢查,避免拔除恆牙。



C7E7B8A15F20B5C2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99bf9hpv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